追求技艺无止境——记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高级技师李向前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布时间:2019-05-20  点击率:9471次

    车钩缓冲器、转向架构架、轴箱弹簧、减震器、牵引电机、齿轮箱……4月23日,薄雾笼罩着有“中国曲艺之乡”之称的平顶山市宝丰县。在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大库,手拿检车锤的内燃机车钳工李向前挨个检查内燃机车走行部的176个零部件。只见他时而蹲身侧头,时而屈膝仰头,或锤敲、或眼看、或手摸、或鼻闻、或耳听……一台机车检查下来,李向前下蹲了68次,用了一个半小时。

    “李大师检查过的车,我们用起来特别放心。”司机白长明说。

今年45岁的李向前凭借一套独创的“锤敲、眼看、手摸、鼻闻、耳听”看家本领,创造了检修内燃机车5200余台零故障,维修、复检内燃机车1万余台零质量问题的纪录,让机车乘务员开上放心车。2015年,凭借在技术攻关、设备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出贡献,李向前成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蓝领专家”。

    做业务“行家里手”

    1995年,从一所铁路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李向前走进了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的大门。从此,他与内燃机车结缘。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到了现场,才觉所学知识远远不够。”李向前说。这个从河南登封市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暗下决心:不能在业务上丢人。在别人休闲娱乐的时候,李向前一头扎进了《内燃机车》《钳工基础》《金属工艺学》等书籍,还总向师傅们借一些实用技术资料。他拿着书籍和资料蹲地沟、钻机械间,一边对照图片,熟悉配件名称,掌握配件安装位置;一边拆、修、装和测量各类配件,熟悉配件检修工艺,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书被翻出了毛边、沾满了污渍,手也磨出了老茧、浸透了油污。几十斤到几百斤的配件,他拆装一遍又一遍,配件数据、故障现象、处理过程……46个笔记本记得满满的。看到小伙子学习的劲头,师傅们也热衷地将自家的“看家本领”教给他。工作半年时间,他就成为班组“问不倒”“难不住”的业务通。

    掌握了机车静态部件检修技能后,李向前在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后、机车密集出入库的时候,经常拿着手电筒,蹲在段管机车走行线弯道处,观察机车走行部各部件的受力情况,以及车体与转向架的摆动幅度,倾听弹簧、车轮转动的声音,区分细微差别。经过长期锻炼,他的耳朵对声音异常敏感。2005年3月11日,他路过整备场,听到正在出库的东风4型6306号机车运行声音异常,紧跟机车走了几米后,立即呼喊司机停车。经解体检查,工作人员发现机车走行部第2齿轮箱小齿轮防缓螺帽松动,即将脱落。李向前立即组织抢险,避免了一起行车事故的发生。

    凭着这份执着与对工作的热爱,李向前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工友和师傅们的高度称赞。2005年,他代表郑州局集团公司参加首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内燃机车钳工组第一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工作以来,经他亲手维修、复检过的1万多台的内燃机车从未发生过质量问题。

做技术“能工巧匠”

    2010年,李向前调入车间技术组,负责技术把关工作。岗位变动后,他对全路内燃机车运用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当时,全路内燃机车增压器故障较为普遍。内燃机车增压器是用来给柴油机增加空气压力、满足柴油充分燃烧、提高功率的重要部件,被誉为柴油机的“心脏”。一旦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增压器排气管喷火、冒黑烟,严重时会烧断接触网线,造成事故。

    “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有了想法的李向前开始迈向创新的领域。他一有空就上网搜索,查阅技术资料。一番查找询问打探,他发现全路各机务段和生产厂家都没有良好的解决办法。在段和车间的支持下,他带领车间技术骨干成立了课题攻关组,在震耳欲聋的柴油机轰鸣声中启航。经过半年上百次的计算与实验,他和他的战友们终于设计出了增压器废气分流装置,引导废气排放方向,彻底消除了废气直接灼烧接触网线引发的事故隐患。在开展增压器技术攻关时,他们发现带有火星的柴油机废气会顺着烟囱排水管倒流到动力间,有可能引发机车火灾。于是,他们又实施了将直线型排水管改造为注水U型管的方案,既防止了废气倒流,又不影响排水效果,一次技术攻关解决了两个安全隐患。

    创新源于现场。工作中,李向前看到职工修复的轮缘涂油器喷头三番五次返工。“喷头能不能试验后装车呢?”在车间的支持下,他和班组职工一起领来材料,根据控制阀工作原理,加工底座、连接风管、制作支架……经过半个月的调试,他们制作的涂油器喷头试验台诞生了。从此,返工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随后,他们又根据生产实际,设计制作出了ZLDJ-Ⅰ型辅助电机负载试验台、ZDS-1000型电流传感器检测仪等8台试验仪器和松紧大螺栓、风管接头的异形扳手、螺丝刀等专用工具,大大降低了现场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做育才“孵化器”

2013年,以李向前名字命名的“李向前内燃机车钳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他按照“培养一批骨干、建立一支队伍、强化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依托工作室平台,通过精选题、建团队、抓机制、解难题,激发了全段干部职工创新创效热情。

    生产现场的难点问题是工作室的选题方向。他结合机车报活系统、乘务员反馈信息、机车调度在小辅修发现的问题和季节性故障,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召开研判会,筛选攻关课题。工作室成立以来,他们先后完成了内燃机车增压器防断网导流罩、东风7型机车温控阀故障、燃油泵电机故障等重大技术攻关6项,破解现场生产难题127个。内燃机车柴油机工作时震动大,经常诱发油水管路裂漏等故障。工作室团队在实践中经过多次分析、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通过乙炔加热,消除应力、提高管路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生产后,油水管路裂漏故障从原来的每月60件减少到现在的6件。如今,工作室已经成为洛阳机务段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去年以来,他们先后对23个技术难题把脉会诊47次,拿出可行性解决方案13个,修订检修作业标准8项,规范检修作业流程5项,编写《汽缸盖快速检修法》《机车轮对双向套箍法》等7项创新工作法。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李向前的主导下,工作室推行了“师傅+徒弟”的传帮带模式,签订了36份《师徒协议》,制订了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计划。他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通过把现场变课堂、案例当教材等多元化培训教学,有效调动了职工学业务、练技术的积极性。

    如今,工作室已经成为洛阳机务段培育先进和各类技术人才的沃土。自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先后培养出了4名高级技师、17名技师、1名河南省技术能手、2名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2016年,工作室被河南省总工会命名为河南省工人先锋号。2017年,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人物档案:李向前

    1974年9月出生,1995年8月入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高级技师,郑州局集团公司首席技师,中国铁路总公司首席技师。他曾获得全路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采访手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学员到行家里手,从业务高手到创新能手,从个人发展到团队发展,李向前的成长过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自我培育起来的人才,具有鲜明的不可复制性。他们了解现场,懂得技术,明确攻关方向,是企业竞争的法宝。

    人才成长需要有适合的土壤,这就犹如一棵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一样,既要有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又要有足够的阳光和雨露滋润。李向前和“李向前内燃机车钳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长过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铁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运用,如何更好地掌握运用这些新技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看人才。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很快。要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就要营造不断学习的良好氛围。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有了学习力才会有技术创新,才会有管理创新。就此而言,企业培养人才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如是,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