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丰台站,再发新生机

作者:管理员  来源:高铁网  发布时间:2022-06-23  点击率:1629次

     6月20日,众所期待的郑渝高铁正式开通。此时,距离新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1952年建成通车,过去整整70年。(重庆日报)
     70年时间里,从时速四五十公里的普速铁路,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实现了大跨越。如今,中国高铁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实已经浓缩在郑渝高铁与成渝铁路跨越时空的“对话”里。
     70年时间里,从最早的肩挑背扛,到现在的机械化和智能化。那个时候成渝铁路修建的时候,工人们举着淋了桐油的纤藤杆当火把;没有机械,就手握钢钎一点一点砸。由于缺技术、少设备,为了提高效率、节省劳力、减少劳动工具磨损,炸药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材料。不过,那时候,炸药同样是稀缺物,只有遇到大石头,或者地势容不下人工开掘时才使用。住在附近的小孩子们,每当听说工地要放炮,就会相约去看热闹,感觉比过年都起劲。为了用尽量少的炸药修出更多的路,建设者们还推出了很多创新发明。例如,单人钢钎冲眼法,将爆破时的冲炮眼工效提高了两倍多;压引放炮法,能节约大量炸药。到了现在,有了智能三臂凿岩车,根据遇到的地质情况自动伸缩,定位精准,指哪就在哪里布设炮眼。3个小时,它就能在约200平方米的撑子面上,自动钻凿出一排排分布均匀、线行平顺的炮眼,还能在炮眼上安装均匀等量的炸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设备,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也确保了工人们的安全。
     70年时间里,从迂回“展线”到穿山越水,从70年前的“展线”到今日之“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那时候的技术不到位,面临自然地貌的山水阻隔智能沿山坡盘旋而上。而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和筑路技术的飞跃,现在大多数是截弯取直,遇山挖隧道,遇水建桥梁。如郑渝高铁第三长隧——长约13.5公里的奉节隧道,就是施工攻克难关和创新的典型。
     成渝铁路和郑渝高铁的合拢,是中国铁路发展新老时代的一次握手,也是一次历史的见证,见证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发展,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不断进步。铁路不断更新发展。背后体现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科技进步的缩影。